7月23日,我國在文昌發射基地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火星探測路途遙遠、情況復雜,對電源等技術提出了很高要求。為此,力神集團18所精心研制了鋰氟化碳電池組,實現了鋰氟化碳電池在深空探測器上首次應用,為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表面提供強勁動力。
據技術專家介紹,本次中國首探火星的項目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繞、著、巡”三個任務,對火星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在火星表面開展區域巡視探測。其中,著陸過程技術難度最高,電源產品可靠穩定至關重要。
進入艙鋰氟化碳電池組是著陸巡視器的關鍵設備,在著陸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此次任務中,中國電科首次采用鋰氟化碳電池組作為進入艙電源,與鋰離子蓄電池組方案相比有了有效減重。同時,項目團隊著力突破了高溫長貯存壽命、大電流放電下控溫和高功率放電三大技術難點,保證鋰氟化碳電池組功能、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達到任務要求,用科技創新為火星探測提供能源保障。
探測器從離開地球軌道到捕獲火星地火轉移時間長達7個月,環境溫度變化巨大,針對這一情況,研制團隊通過工藝控制,實現了能源在軌長期貯存。
在進入艙穿越火星大氣層的過程中,環境持續升高,而此過程電源為大電流放電模式,發熱功率大。為進一步控制電源產品發熱功率,研制團隊通過技術攻關,充分保證了產品安全性。
?
此次探測器發射邁出了火星探測任務的第一步。在電能源的動力支撐下,火星探測能量滿滿,將助力人類星際探測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