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天賜材料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天賜材料實現營業收入15.93億元,同比增長30.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2億元,同比增長516.88%;其中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為3.11億元,同比增長491.99%。
同時,天賜材料發布了關于投資建設捷克年產1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項目(一期)的公告。該項目一期總投資2.75億元,建設3萬噸/年鋰電池電解液。項目建設地點為Lidická 326, Novy Bohumín, 735 81 Bohumín;項目建設周期十八個月。公司將以貨幣方式在捷克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為500萬美元(約3530萬人民幣),公司名稱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zech S.R.O.,主營鋰電池原材料(含化學品和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和銷售。
目前,包括瑞典、法國、德國、挪威等國家都宣布將在本國建設超級電池工廠,歐盟委員會和歐洲投資銀行(EIB)也為上述國家的動力電池項目提供巨資補助資金和貸款,歐洲成為了全球新一輪動力電池產能擴充的新基地。
天賜材料表示,歐洲各國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投資支持,帶動本土鋰電池產能建設和市場需求增長,未來對電解液的需求將進一步釋放。為實現對重點客戶的“就近供應”,實現貼近終端市場,優化運輸成本,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需求,公司擬于捷克境內,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項目(一期)。
相關資訊:
據半年報顯示,由于產品應用市場發生變化,2,300t/a 新型鋰鹽項目的子項目 150t/a 4,5-二氰基-2-三氟甲基咪唑鋰的電解液配方市場化前景尚不確定,為降低投資風險,經綜合評估,公司決定終止該項目的建設。
由于國家環保政策的變化,2300t/a 新型鋰鹽項目之子項目 2,000t/a 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電解質雙(氟代磺酰)亞胺鋰(LiFSI)項目如繼續在原址上建設,預計將較難取得安全及環保的相關生產資質,最終可能導致項目無法合法投產。為更合理地使用募集資金,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經審慎考慮后,公司決定終止該項目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