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報導,莫里納的家人透過以他為名創辦的研究所發表簡短聲明,向大眾宣布他的死訊,但未言明死因。
莫里納與美國化學家羅蘭德(Frank Sherwood Rowland)、荷蘭化學家克魯岑(Paul Crutzen)共同發表的氣候變遷相關研究,替他們贏得了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
莫里納與羅蘭德在1974年發表的論文指出,作為許多產品原料的氟氯碳化物(chlorofluorocarbons, CFCs)是導致地球臭氧層變稀薄的元兇。
莫里納的研究在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起草時貢獻良多;這項議定書是首度有國際條約規范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目的是逐步淘汰氟氯碳化物。
莫里納后來專注于防治墨西哥市等大城市的空氣污染,并推動提倡永續發展的全球行動。
莫里納是迄今唯一一名抱回諾貝爾獎的墨西哥籍科學家。
除他外,墨西哥還有另外兩個人獲得了諾貝爾獎,但其中沒有一個是科學獎:他們是1982年獲得和平獎的阿方索·加西亞·羅伯斯(Alfonso Garcia Robles)和1990年獲得的Octavio Paz。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