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吳甫致辭表示,在困難和挑戰超出預期的情況下,氟硅行業用創新引領開創了氟硅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
一是有機硅行業的產能、產量大幅增加,在世界市場的主動權、話語權顯著提高。
-
二是氟化工行業形成了以氟化氫、氟氯烷烴、含氟單體為配套原料的無機氟化物、氟碳化學品、含氟聚合物及含氟精細化學品制造的完整體系,以及電子化學品、含氟中間體為重點突破方向的產業結構。
-
三是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氟化工生產和消費國,四大氟聚合物總產能約占到世界總產能的60%;氟化工主要產品產能、產量處于世界前列,主要通用產品產量、消費量均占全球的50%以上。
-
四是含氟精細化學產業已成為氟化工行業中增長最快、附加值最高的領域,含氟烯醚、含氟脂肪族中間體、含氟雜環化合物和含氟液晶中間體等領域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
五是科學管理在企業生產、企業內部管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率的機制。東岳集團、萬華化學、上海華誼集團等一大批企業在這方面取得了突出業績。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理事長張立軍認為,新形勢下硅氟企業需重點關注四個方面:
一是安全、環保、健康。要實現本質安全,使生產更加有序、穩定;構建綠色制造體系,逐步形成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
二是注重自主創新和研發。通過創新創造價值。國內新能源汽車、電力電子、新基建、人民高品質生活等對有機硅需求很大,要最大限度提升產品性能,從整體上提升有機硅產品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氟化工企業要圍繞航空航天、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節能環保、醫療健康以及國防軍工等領域的需求,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加大創新和研發能力,向產業鏈的高端延伸,生產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
三是堅持國際化道路。以2021年預測產能和需求為例,全球有機硅市場的發展和進一步增長的需求缺口,依賴著具有60%供應能力的中國提供,與此同時中國有機硅企業對于國際市場的認知,加速國際化市場的開發勢在必行。
四是化工企業智能化。化工企業智能化重點是著力推進技術改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管理提升,深化互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融合應用,推動企業與行業加快向中高端邁進。
吳甫指出,“十四五”期間,氟硅行業要注重以下三方面:一是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新材料是產業變革的先導,誰抓住新材料,誰就抓住了產業引領的主動權。二是重視創新能力。氟硅行業要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行業新動能新勢能,提高行業科技研發和創新水平,建設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三是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效率。氟硅行業在高質量發展的跨越中,一定要在全力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上,從嚴、從細、從實加強資金和成本管理,在“做大做強”和“做好做遠”上破解經濟效益的“短板”和“困局”,努力開創全行業經濟效益和經濟效率的新局面。
東岳氟硅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張建宏作報告表示,東岳集團堅持自主創新,全力打造以“氟、硅、膜、氫”為核心產業的高新技術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十四五”期間,東岳依托“621”研發平臺,將積極推動5G、超導、特高壓、人工智能、含氟醫藥農藥中間體、新型制冷劑、功能性膜材料研發及產業化落地,將研發推出新產品新品種1500個以上,對標倒逼、高端替代,實現向世界一流公司的轉型和跨越。
荊州市江漢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圣云在大會致辭表示,2020年是中國硅烷企業大舉進軍資本市場的一年,東岳硅材、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新亞強相繼上市,已上市的有機硅公司如唐山三孚、新特能源等也相繼進入硅烷市場,2020年我國有機硅烷產能迅速擴張,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十四五”期間,新型硅烷的研發與制造技術仍然是行業面臨的重要任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VOC或無VOC排放的輪胎、橡膠行業應用的高端含硫硅烷的開發乃是重中之重。微電子行業用超純硅烷、功能硅烷等生產迫在眉睫。
浙江建橙有機硅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亦清致辭說,建橙有機硅專注于含乙烯基功能性硅烷研究與生產,秉承不忘初心再努力、練好內功再趕超、追求品質再遠航的理念,愿為行業細分領域轉型升級作貢獻。
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姚景源作了題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我國高新技術制造業創新發展對策分析》主旨報告。
?
本次會議由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東岳氟硅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曹先軍和氟硅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周勤主持。會議還舉行了有機硅專場和氟化工專場研討會。來自氟硅相關行業的近5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