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在化工業內引發廣泛關注。業內專家、上市公司高管及專業人士紛紛表示,在當前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化工行業面臨環保安全雙重壓力的背景下,著力提高化工上市公司質量,既有助于增強投資者信心,釋放投資能量,又有助于引導化企積極轉型升級,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和靈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天使投資人卞華舵博士表示,《意見》具有鮮明的戰略性、前瞻性、方向性和指導性。受多重因素影響,一些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偏離運行規則、社會責任缺位以及突破誠信底線的行為,已經危及甚至動搖了資本市場的根基,進一步規范公司運作、整治突出問題、提升信息披露質量非常必要。
國內最早從事化工資本運作的投資人、廣東國富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鴻茂指出,資本市場運行規則尚有不規范之處,實際控制人有立足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供應鏈利益關聯者與控股公司之間存在利益博弈,都有可能造成上市公司的運行質量問題。因此,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強化監督、規范運行,提高資本市場整體運行質量刻不容緩。
上海資深投資顧問吳洪武認為,要提升運行質量,化工上市公司既要做好風險控制,強化社會責任,消除事故隱患;又要推進技術創新,增強企業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還要充分利用好金融新政,拓展投融資渠道,優化產業鏈、穩定供應鏈,助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深圳市易普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朱賢定認為,提高化工上市公司質量要從兩方面做起,一方面要依法依規在制度層面強化公司內控管理,通過推行內控規范體系,提升內控有效性;并應在公司內部開展對標,糾正違規行為、推進精益管理,提高管理科學性;另一方面要健全公司決策層與投資者的交流溝通機制,通過股東會、董事會或定期研討會等,讓機構投資者和股東更好地參與公司治理,避免實際控制人違規操作導致股東利益受損現象的發生。
有專業分析人士認為,提高化工上市公司質量,還要整合和激活產業鏈關聯品種,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專精特新產品快速產業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