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奧克集團透露,公司與遼寧科技大學合作研發的高溫無色透明聚酰亞胺產品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已用于火星探測器。
資料顯示,2019年8月28日,由奧克集團與遼寧科技大學合作開發的1000噸/年耐高溫無色透明聚酰亞胺材料全產業鏈國家重點項目落戶遼陽芳烴及化纖原料基地。
該項目占地10.5萬平方米,總投資4億元。其中,一期單體項目投資約3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年產透明聚酰亞胺(CPI)單體360噸、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能有效解決我國高端聚酰亞胺和寬幅CPI薄膜生產領域的“卡脖子”問題。
奧克集團的耐高溫無色透明聚酰亞胺材料全產業鏈項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從單體到耐高溫無色CPI薄膜、功能性復合膜全產業鏈的生產技術,將建設從單體原料到CPI薄膜的全產業鏈生產線。該產品除在航天、航空領域應用之外,作為光學薄膜基材,主要應用于柔性顯示器、有機光伏電池、終端觸控模組、光學傳感器件等光電子產品領域。
據了解,早在2017年12月,奧克集團與遼寧科技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啟動了“無色透明聚酰亞胺(CPI)薄膜全產業鏈建設示范項目”。奧克集團投資2億元人民幣,建設年產氟化無色透明聚酰亞胺(CPI)薄膜200萬平方米的薄膜生產基地,生產由遼科大化工學院省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胡知之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從原材料到工藝技術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耐高溫無色透明聚酰亞胺(CPI)薄膜。在不久前升空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胡知之教授團隊研發的含氟無色透明聚酰亞胺(CPI)薄膜作為光學窗組件材料搭乘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踏上了“問天逐火”的星際航程。